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29144
回龍壩鎮地處沙坪壩區西北角,東依中梁山脈,西傍梁灘河畔,是鐘靈毓秀的生態宜居小鎮。但近年來,隨著年輕人的外流,回龍壩鎮人口老齡化問
回龍壩鎮地處沙坪壩區西北角,東依中梁山脈,西傍梁灘河畔,是鐘靈毓秀的生態宜居小鎮。但近年來,隨著年輕人的外流,回龍壩鎮人口老齡化問題開始凸顯,60歲以上的老人占常住人口的28%,獨居老人多達200來戶。
為更好地為轄區老人提供幫助,為老人們排憂解難,擔任社區副書記的民警張治癮扎根社區,把每位老人都當做自己的家人,為轄區老人提供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
用“小本本”記錄每件小事
5月19日早上8點不到,張治癮就敲響了陳大爺家1·的門:“陳大爺,起床了嗎?出發了哦。”陳大爺腿腳不便,每月要定期去醫院拿藥。每次藥快吃完時,張治癮都會提前兩天出現在陳大爺家門前,推著他去醫院掛號、檢查、取藥。
張治癮總是隨身攜帶著一個小筆記本,上面記錄著自己每天要做的大小事務和重要提醒,“19號,帶陳大爺去醫院抓藥”就是其中一條。“社區里的事情又多又繁雜,靠腦子完全記不住,所以只能用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寫下來,一條一條去做,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張治癮說。
上午十點,剛拿完藥送陳大爺回家后的張治癮又馬不停蹄地跑到社區醫院,協助醫生為轄區老人測量血壓血糖,同時現場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宣傳的同時,張治癮又掏出了他的小本本,詳細記錄著轄區老人們的身體狀況,以便提前做好應急預案。
在“小茶館”體察民意民情
吃過午飯,張治癮又來到張大伯家,今天天氣好,張治癮推著張大伯來到和順茶館里陪其他老人一起聊瑣事、曬太陽。張大伯豎起了大拇指向其他老人介紹道:“張隊長是我們家門中的驕傲。”
聚龍城社區是回龍壩鎮人員最密集的地方,社區里的和順茶館則是轄區老人們最喜歡的休閑聚集地,每天下午三四點,老人們三三兩兩聚集到這里,喝茶、聊天,雷打不動。
和順茶館是老人們的休閑場所,也是張治癮的第二警務室。在這里,張治癮能從老人們的聊天中掌握轄區動態,體察民意民情。在一次聊天中,張治癮偶然聽到轄區張大伯患病后半身不遂,子女因為工作長期出門在外,老人一個人在家特別寂寞,于是主動上門陪張大伯聊天,了解張大伯的需求,并時不時把張大伯帶到和順茶館里跟老人們談心。
趁著茶館里老人多,張治癮又不失時機地講起了反詐宣傳,將銷售保健品詐騙、養老投資類詐騙、虛假養老養老保險類詐騙等幾種常見的針對老年人的騙局一一詳細科普其套路及識別方法,幫老人們捂緊“錢袋子”。
留“小夜燈”24小時待命
社區警務工作,幾乎沒有上下班之分。不管是深夜還是凌晨,只要老人們一個求助電話,張治癮不管是在睡覺還是在吃飯,立馬收拾出門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
18號晚上八點,劉阿姨發來信息:“張隊長,我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可能要去一趟醫院。”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在吃晚飯的張治癮放下筷子就出了門,開著車接上劉阿姨趕到醫院,掛號、檢查、抓藥,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送劉阿姨回家后,張治癮才回到家接著吃已經涼透了的晚飯。
吃飯期間,孫婆婆又打來電話說自己忘了每種藥該吃幾顆,問張隊長有沒有記。張治癮翻開小本本,“孫婆婆別急哈,我看看……”
“群眾的求助電話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半夜出門去護送老人就醫、給老人送藥是常事兒,所以我睡覺時都開著小夜燈,方便以最快速度為轄區老人提供幫助。”張治癮說。